“厚德載物,行勝于言”。中國疫苗具體詮釋了“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”理念的精神內涵,同時也生動展現了中國的國際責任和大國擔當。

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積極履責,決不是爭奪所謂氣候領域主導權,將中國貢獻理解為中國擴張全球影響力是錯誤的政治化理解。
作者:蔣新宇 2020-12-19
希望更多的中國青年能夠在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加速的時代大潮中,習得先進技能,為自己的人生贏得出彩與逆襲的機會,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貢獻力量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2-18
面對美國政客的倒行逆施,我們要繼續曉之以理,闡明利害關系,在繼續做好我們自己的事的同時,努力為全球治理合作貢獻中國智慧、中國方案。
作者:董少鵬 2020-12-18
“為大眾利益事,去一切嗔恨心。”不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,但為救國救民醉心實業,張謇的一生始終在踐行自己的崇高理想。
作者:唐華 2020-12-17
白宮即將更換新主人,中美關系也來到新的歷史關頭。下一階段的中美關系能否在良性競合中得以修復,考驗雙方決策層的博弈智慧。
作者:蔣新宇 2020-12-15
近日,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“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”。該法案旨在為所謂“受到政治迫害”的香港居民提供政治避難和臨時保護身份。
作者:樂水 2020-12-13
中澳作為成員國,理應為開放合作做出更多表率。希望莫里森政府能更多從建設性角度,審慎看待中澳關系,為兩國的互利共贏多做有益之事。
作者:唐華 2020-12-10
慘痛的歷史教訓墨跡未干,嚴峻的現實疫情威脅陰霾不散,那些仍罔顧事實和現實的個人、團體或國家,最終不但自討沒趣,且極可能自食惡果。
作者:陶短房 2020-12-07
俄羅斯外交部稱,澳大利亞的信譽已然粉碎;英美法等國對澳表達了支持態度;新西蘭則表示“退出中澳爭執,不選擇任何立場”。
作者:蔣新宇 2020-12-06
如果美國立法者真的是從本國投資者的利益出發,就應該致力于為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,而不是處心積慮設置層層障礙。
作者:樂水 2020-12-05
用“去中國化”推動“文化臺獨”,進而實現事實獨立的企圖,注定是黃粱一夢,也必將遭到兩岸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。
作者:唐華 2020-12-03
對于中國來說,無論是誰當選美國總統,也無論未來美國的對外政策發生怎樣變化,中國都應始終保持戰略定力,堅持以我為主方針,不為任何干擾所惑。
作者:樂水 2020-11-30
將中美關系與美國某些政客的過激言行做切割,這是中國對中美關系、兩國人民利益的負責任表現,彰顯了中國決策層的戰略遠見與國際胸懷。
作者:蔣新宇 2020-11-29
行勝于言。中方張開雙臂,擁護自由貿易的開放姿態,恰是對各種污名構陷的最好回應,也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澎湃動力。
作者:唐華 2020-11-27
當前,全球經濟正處在大調整、大變局中。擁有厚實產業基礎、廣闊市場空間的中國,將抓住變革機遇,在數字時代重塑競爭力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26
RCEP的成功起航,是15個成員國的共同選擇。它充分說明,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對沖博弈中,捍衛多邊主義的正能量從未缺席,始終在積聚生長。
作者:蔣新宇 2020-11-24
身正不怕影斜,只要中國不斷以實際行動來取信國際社會,任何不實之詞都注定沒有立足之地。避免疫苗政治化,各國攜手合作,這樣才能最終戰勝疫情。
作者:樂水 2020-11-22
歷史已多次證明,中美兩國合則兩利,斗則俱傷。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,對美國不是威脅,而是疫情后包括美國在內全球經濟體盡快復蘇的重要助力。
作者:唐華 2020-11-20
世界大勢浩浩蕩蕩,開放發展不可阻擋。當各國在提升競爭力上你追我趕、摩拳擦掌時,不主動改革,而是一味地保護本國經濟,只會被甩得更遠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19
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,已經為“雙11”搭建好了最廣闊的舞臺,而“雙11”也必將在新發展格局之下不斷汲取新營養、展現新活力、取得新突破。
作者:戚易斌 2020-11-14
乐体育官网